中国五批36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数据集

  1,姚亦锋1,鄢继尧1,王振波2*,李嘉欣3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3.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对提升丰富世界文化和发扬中华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务院20062008201120142021年先后五次发布的36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或单位地理位置将各非遗项目进行空间化表达进而获得中国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了每个非遗项目的编号、名称、类别、公布时间、类型、申报地区或单位、保护单位及省份等信息。数据集以.shp格式存储,由8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15. 1 MB(压缩为1个文件,292 KB)。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空间分布;国家级;中国

DOI: https://doi.org/10.3974/geodp.2022.02.12

CSTR: 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4.2022.02.12

数据可用性声明:

本文关联实体数据集已在《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出版,可获取: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1.12.01.V1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1.2021.12.01.V1.

1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此后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反响,2004年我国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并将非遗作为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抓手,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务院20062008201120142021年先后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3,610项。2011年公布并实施的《中华人们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弘扬和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支持。此后,我国逐渐由非遗的单项保护扩展至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截止20206月共设立了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17个省份。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续历史文脉、连结民族情感、提高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1,2]

考虑到与国际公约相衔接并结合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特点,中国将非遗名录分为十大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并制定了“国家+++县”4级保护体系。当前,非遗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尺度以区域级[3,4]、省级[5,6]、市级[7,8]为主,全国范围的研究较少,少量关于全国尺度的研究也仅涉及第三和第四批次非遗项目[9,10],缺乏对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空间分布的探究。在研究内容上,关注点已从整体空间分布拓展至具体非遗项目类型[11,12],并从非遗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展开了大量研究[13–15]。当前,非遗研究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量相关研究亟待加强,而这些探索往往离不开非遗项目空间分布数据的支撑。

为此,本数据集提供了全国尺度最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空间分布数据,该数据包括非遗项目的具体类别、所属省份、地理分区等信息,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性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2  数据集元数据简介

《中国五批36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数据集》[16]的名称、作者、地理区域、数据年代、数据集组成、数据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政策等信息见表1

3  数据研发方法

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1,从该网站上获取了国务院于20062008201120142021年先后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3,610个子项,记录了每项非遗项目的编号、名称、类别、公布时间、类型、申报地区或单位、保护单位及省份等信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上公布的非遗项目名录不显示地理坐标,需要根据非遗项目的申报地区或单位等包含空间位置信息的属性在Google Earth上获取相应的非遗项目坐标。对地图上无法查到的非遗项目坐标信息,本研究选取该项目所在县区的行政中心作为其空间位置。在得到非遗项目的空间点位数据后,结合Google地图影像和行政区划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shp格式数据文件。

4  数据结果

4.1  数据集组成

本数据集包含了国务院先后公布的20062008201120142021年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收录了3,610个子项。数据集以空间点数据进行存储,存储为.shp格式数据文件。记录的属性字段如表2所示。

 

1  《中国五批36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数据集》元数据简表

 

 

数据集名称

中国五批36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数据集

数据集短名

Ihchina_2006-2021

作者信息

  宇,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528814571@qq.com

姚亦锋,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stonecity2000@163.com

鄢继尧,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njnuyanjiyao@qq.com

王振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wangzb@igsnrr.ac.cn

李嘉欣,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lijx.18s@igsnrr.ac.cn

地理区域

中国(台湾地区除外)

数据年代

20062021

数据格式

.shp

数据量

15.1 MB

数据集组成

3,610条非遗项目记录构成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Y99P0262YT

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http://www.geodoi.ac.cn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数据共享政策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的“数据”包括元数据(中英文)、通过《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发表的实体数据集和通过《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发表的数据论文。其共享政策如下:(1)“数据”以最便利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系统免费向全社会开放,用户免费浏览、免费下载;(2)最终用户使用“数据”需要按照引用格式在参考文献或适当的位置标注数据来源;(3)增值服务用户或以任何形式散发和传播(包括通过计算机服务器)“数据”的用户需要与《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编辑部签署书面协议,获得许可;(4)摘取“数据”中的部分记录创作新数据的作者需要遵循10%引用原则,即从本数据集中摘取的数据记录少于新数据集总记录量的10%,同时需要对摘取的数据记录标注数据来源[17]

数据和论文检索系统

DOICSTRCrossrefDCICSCDCNKISciEngineWDS/ISCGEOSS

 

4.2  数据结果

从省级层面看,如图1所示,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浙江省。位于第二梯队的省份包括东部地区的山东省、北京市、广东省、河北省、江苏省和福建省,中部地区的山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河南省,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3)。其余各省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均较少。整体而言,东部地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高于中西部地区。

由表4可以看出,对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按四大地理分区进行统计,非遗项目数量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东北;按七大地理分区进行统计,则表现为华东>华北>西南>华中>西北>华南>东北。可知,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

 

2  数据集中的属性字段表

序号

字段名

字段内容举例

1

序号

0123……3609

3

名称_中文

苗族古歌、京西太平鼓、昆曲、……

5

类别_中文

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

7

公布时间

20062008201120142021

8

类型_中文

新增项目、扩展项目

10

申报地_中文

贵州省台江县、山西省左权县、……

12

保护单位_中文

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馆、……

14

经度

108.317039109.477313116.216927……

15

纬度

26.67093128.57529839.905382……

16

省份_中文

贵州、湖南、山西、北京、江苏、浙江……

18

四大地理分区_中文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

20

七大地理分区_中文

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

 

 

 

1  各省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空间分布图

(依据审图号GS(2019)1822 号的标准地图制作)

 

3  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分省分批统计

省份

合计

省份

合计

浙江

46

97

60

30

24

257

陕西

24

30

11

13

13

91

山东

27

93

33

20

13

186

青海

19

38

 7

 9

15

88

山西

33

69

43

23

14

182

江西

19

16

11

24

18

88

北京

32

71

18

18

25

164

甘肃

23

30

 8

 7

15

83

广东

42

56

30

18

18

164

辽宁

22

31

 7

 7

 9

76

河北

39

78

15

16

14

162

上海

 9

26

19

 9

13

76

江苏

37

62

27

19

16

161

广西

22

10

 9

12

18

71

贵州

40

61

24

15

19

159

吉林

 5

22

11

 6

11

55

四川

27

78

15

19

14

153

重庆

13

16

10

 5

 9

53

新疆

25

61

31

18

14

149

天津

 7

10

 5

11

14

47

福建

44

51

19

17

15

146

海南

13

16

 6

 5

 4

44

湖北

21

60

25

21

18

145

黑龙江

 9

12

 6

 7

 8

42

云南

36

47

22

17

23

145

宁夏

 3

 5

 2

 8

10

28

湖南

29

41

29

19

19

137

香港

 2

 0

 4

 4

 2

12

河南

26

56

13

18

12

125

澳门

 2

 1

 3

 2

 3

11

内蒙古

18

38

14

19

17

106

台湾

/

/

/

/

/

/

西藏

23

36

16

13

17

105

合计

571

1,089

448

334

303

2,745

安徽

26

34

14

14

11

99

 

 

 

 

 

 

 

注:台湾省非遗项目数据缺乏,暂未统计。

 

4  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区域分布

按四大地理分区

非遗项目数量

按七大地理分区

非遗项目数量

东北

  173

东北

173

东部

1,430

华北

661

中部

 776

华东

925

西部

1,231

华南

302

/

/

华中

495

/

/

西北

439

/

/

西南

615

 

 

使用ArcGIS软件得到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核密度空间分布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国家级非遗项目空间分布的密集区主要位于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次密集区主要位于晋冀鲁豫交界地区、湘赣鄂交界地区、湘黔桂交界地区、以及粤闽沿海地区。此外,在辽宁、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海南等省市的省会及市中心地区存在较为独立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密集区。

 

 

 

2  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分布核密度

(依据审图号 GS(2019)1822 号的标准地图制作)

 

相关研究表明,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形成和空间分布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交叉复合影响[3],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历史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影响因素对国家级非遗项目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1,3,4,9,10]。国家级非遗项目分布密集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作为中国经济核心区,拥有着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该区域内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视非遗项目的发掘与保护,是促成非遗项目空间集聚的重要原因;晋冀鲁豫交界地区位于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利于非遗项目的产生和流传;湘赣鄂及湘黔桂交界地带受少数民族分布和省域交界地带频繁文化交流活动影响,利于形成和存续丰富的非遗项目;粤闽沿海地区主要受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影响,且当地居民十分注重文化传承,非遗项目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扬;中西部大部分区域地广人稀,受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较为稀疏,难以形成集中连片分布的非遗项目集聚区。但中西部省市的省会及市中心地区长期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该省市范围内非遗项目有较强的集聚作用,往往形成较为独立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密集区。

5  结论

全面掌握我国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状况,对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整体保护、合理开发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收集了2006–2021年间国务院先后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共3,610个子项,包含了每项非遗项目的编号、名称、类别、公布时间、类型、申报地区或单位、保护单位及省份等详细属性信息。本研究对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状况展开分析,得出我国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东部沿海地区及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分布较为集中的空间分布特点。本数据集仍存在较大的数据信息挖掘潜力,希望本数据集所提供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类别、公布时间、类型、申报地区或单位、保护单位及省份等详细属性信息可为相关研究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规律挖掘与分析提供参考和数据基础。

 

作者分工:郭宇对数据集的开发和研究做了总体设计,并撰写了数据论文;鄢继尧和李嘉欣收集和处理了本数据集的基础数据;王振波和姚亦锋修改了数据论文。

 

利益冲突声明:本研究不存在研究者以及与公开研究成果有关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      程乾, 凌素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3, 33(10): 1166–1172.

[2]      Zhang, W. L., Walker, S., Evans, M., et al. Inheritors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relationship of heritage making practices to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Chin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2021, 5(4): 122.

[3]      李江敏, 赵青青, 陈静. 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20, 40(12): 191–198.

[4]      梁君, 汪慧敏. 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J]. 社会科学, 2018, (12): 39–49.

[5]      张娟, 何立翔, 熊康宁等. 喀斯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贵州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1, 30(5): 1055–1068.

[6]      田玉霞, 谢霞, 田晓霞. 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7(3): 362–369.

[7]      邓锦山, 禹萱, 杨青林等. 绵阳市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J]. 地理空间信息, 2020, 18(10): 46–51, 54, 4.

[8]      李静.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保护研究[D]. 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9]      徐柏翠, 潘竟虎.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8, 38(5): 188–196.

[10]    吴清, 李细归, 张明. 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 经济地理, 2015, 35(6): 175–183.

[11]    杨姗姗, 蔡银潇. 西北民族走廊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 2020, 31(3): 220–228.

[12]    殷鼎, 史兵, 陈小蓉.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 41(11): 116–122.

[13]    Lan, T. N., Zheng, Z. Y., Tian, D., et al. Resident-tourist value co-creation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context: the role of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solidarity [J]. Sustainability, 2021, 13(3): 1369–1369.

[14]    Soojung, K., Michelle, W., Charles, A.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sustainable tourism resourc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s [J].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2019, 14(5/6): 422–435.

[15]    郝金连, 林善浪, 王国梁等. 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利用[J]. 世界地理研究, 2018, 27(1): 167–176.

[16]    郭宇, 鄢继尧, 王振波等. 中国五批36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数据集[J/DB/OL].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 2021.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1.12.01.V1. https://cstr.escience.org.cn/

CSTR:20146.11.2021.12.01.V1.

[17]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共享政策[OL]. https://doi.org/10.3974/dp.policy.2014.05 (2017年更新).



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http://www.ihchina.cn.